“您看,是娘娘您现在先回去,等皇上有空了您再来,还是在偏殿稍等片刻,等几位王爷和大臣离开,老奴差人请您?”
来到这儿就是为了见康熙,在康熙面前多刷刷好感,在其他大臣的心中增加些份量,多等会算什么。
钟卓宁当即就笑着说:“无妨,本宫在偏殿等皇上,劳烦梁总管给本宫拿几本话本,正好给本宫解闷。”
说着,钟卓宁示意抱琴将食盒递给梁九功。
“对了,这是本宫给皇上准备的绿豆百合粥,用冰镇过,还请梁总管放在冰鉴里,省的等皇上有空了,绿豆百合粥也温了反而失了口感。”
梁九功见状忙应了声,后接过食盒。
然后便将钟卓宁和抱琴两人带到偏殿,给她拿了几本话本,说了句“等皇上一有空就来请您”后才离开。
在梁九功离开后,钟卓宁倚靠在偏殿内书桌后椅子上。
并没有去翻看话本,而是饶有兴趣的一手摩挲着下巴,饶有兴趣的猜测着康熙叫了几个儿子和大臣在商讨什么事,竟然连才从解了圈禁不久的怡郡王都来了。
还有张廷玉和她阿玛阿灵阿在。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康熙现在心中已经有决定了?这是在给外界一些信号?
钟卓宁想着咂了几下嘴,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刺激。
在偏殿待了不到一刻钟,梁九功就来请她过去了。
出了偏殿,钟卓宁与几位王爷和李光地等几位大臣,还有他阿玛打了个照面,没功夫寒暄,就进了清溪书屋内。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金安。”
“起来吧。”
“这大热天的你不在瑞景轩内歇息,还惦记着给朕送粥,有心了。”
步入晚年,已经年近七十的康熙,周身的龙威依然十分浓厚摄人心魄,此时正坐在龙椅上,喝着她送来的绿豆百合粥,面带笑的和她搭着话。
钟卓宁闻言笑了应了声“谢皇上”。
然后起身,走到了康熙身后。
将手上的护甲卸下,轻轻的给康熙揉捏着额头。
“皇上为国事操劳,臣妾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皇上吃的开心,臣妾也高兴。”
“只是希望皇上不要嫌臣妾叨扰啊。”
看着满头白发,脸上皱纹密布的康熙,心中也很是嫌弃。
她才三十来岁,康熙这个年岁都能当她祖父了,若不是顾着他的身份,还有日后的谋算,她才懒得费工夫每日送粥给他呢。
至于是什么谋算呢。
当然是“胤禛矫诏登基”这个给八王党大肆宣扬的事咯。
她这些年经常出入清溪书屋,就是为了康熙驾崩的时候做准备,那时她出现也不显得突兀。
身为执掌宫权的四妃,说出的话自然也是有些份量的。
若是还有人觉得她与胤禛有血缘关系,说的话有失偏驳,那没关系,她早想到了,等康熙驾崩那天她会跟着后宫一众嫔妃来的,人多了总不至于都说假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