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乔檀秦萧 > 第10章 秦萧的手绘漫画

第10章 秦萧的手绘漫画

    第10章 秦萧的手绘漫画(1/2)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卧病在床,请来巫医诊治,却让他的病情骤变恶化。无奈之下,他只好派人到秦国求医。而秦国恰有一名叫医缓的医生,其医术高明,全国皆知。”

    “正当医缓前往晋国之际,晋景公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比前次那个巫医厉害,恐怕他会抓到我们,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等到医缓到了晋国,给晋景公辨症后,为难道:‘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来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而这句话也进一步引申为一个人犯了不可挽救的错误。”

    借着窗外的月光和床头的灯光,乔檀翻看着秦萧给她的漫画绘本,阅读着用小漫画来讲述的中医典故。

    尽管这些故事她在读书的时候都有耳闻,甚至还在语文课本上学过,但头回以漫画的方式呈现,这让她颇感新奇。

    “这些都是秦主任自己画的吗?”

    她挠了挠头,继续阅读关于“防微杜渐”的故事,“司徒丁鸿见窦氏一族把持朝政,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而中医更是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

    “《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任何疾病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等到疾病已深重,则会变得比较棘手。《内经》还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中医把一个医生是否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当作判断这个医生医技是否高明的标准,提出‘上工治末病’之说。”

    “唔..‘防微杜渐’不正是在说我们营养科吗?我们营养科的医生负责及时清除病源隐患,将其扼杀在萌芽期,以免滋生出更大病根。”

    翻了个身仰躺在枕头上,乔檀高举着手帐,喃喃自语,“借古鉴今,用在我们医生身上同样合适。不过,秦主任不是一直待在国外的吗?怎么会比我这个九年义务教育下的祖国花朵更懂古代典籍?”

    “‘对症下药’也叫‘因人治病’,既可针对病情,亦可针对病患。华佗为皆患头痛发热的倪寻和李延开了两种不同的处方,前者乃泻药,后者为解表发散药,只因倪寻是由于饮食过多而引起的头痛发热,病在内部,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而李延则是着凉感冒,病在外部,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跟随治愈。”

    “华佗此法是于病情,而我们在面对性情各异,配合度各不相同的病患时,也可‘对症下药’,顺者柔之、逆者刚之,八面玲珑,只为救人治病。”

    “好一个‘顺者柔之、逆者刚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综影视之美人录 若宝 震惊!女帝怀了仇敌孩子 林千亦 叶峰 教授,上缴工资卡吧 司慕雪顾玄澈 武道横推:功法能加速 安易简楚晏顾砚川 女儿求救,百万大军齐聚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