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怜青接过毛笔,顺手递给太子。
“阿兄替我出一题,考考他。”
太子接过,凝神思索一会儿,才在纸上龙飞凤舞的写起来,
——时天大旱,国内外相争,该如何解。
宫人看他撂下笔,极有眼力见的往外送去给楼犇。
楼犇思索一会儿,也是了了数笔。
纸张又被送回来到太子手中,铺平在桌面上,娟秀大气的字迹工整写着。
“内平战乱,强民富国,外派有志于四海之士协商,徐徐图之,先礼后兵,此有理有据,百岁千秋,功果累累,草民愿肝脑涂地。”
太子来来回回看了两遍,忍不住赞叹道“见解独到,大气恢宏。”他扭头,对文怜青道“小六总是能找到人才。”
王隆将军也是赞叹不已,他如今虽占位太子但归根结底已经是文怜青的人,好话一箩筐也夸不完。
只楼太傅看着桌上熟悉的自己一言不发,隐隐有些不安。
文怜青把几人的神情收入眼中,心中忍不住叹息,太子哥哥问楼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治国,可对身边这群昏庸无能欺上瞒下的,迟迟心软不忍拔去蛀虫。
她如何不知,可太子哥哥不愿,她强行为之定会伤了兄妹感情。
文怜青平静的点点头,对楼犇的才能早有了解,这次由她执笔,写下第二个问题。
—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三千江东子弟兵阵亡,汝当如何?
这题的意思赤裸裸的很明显,问若是她临沂公主文怜青有一天不行了,楼犇这个聪明的谋士会怎么做。
纸张递出又送进,文怜青心下思索他的几种回答,最后视线落在纸上的墨水字迹。
——项羽自刎,心有大义,境随事迁甘拜下风,护江东其余父老蛰伏度日,一代霸王死前其善,犇心向往之,愿随起主,做回虞姬。
还不待文怜青说什么。
王隆啧啧称奇道“如今成王败寇,世人都对项羽恨不得踩一脚,这人却说心有大义,愿做虞姬。”
太子读懂其中深意,心头澎湃,他喃喃道“臣选良主择之,这人竟然愿意和虞姬一样,随旧主去死。这“犇”郎到底是什么人?”
他转头寻求肯定,突然想起恩师楼太傅已经沉默寡言很久,太子关切道“太傅在想什么?”
楼太傅一怔,半晌才道“临沂公主招揽的贤才是谁,臣怕是知道了。”
“哦?”太子疑惑起来。
看看文怜青又看看楼太傅,不懂他们之间的暗流涌动。
文怜青轻咳一声,唇角挂上笑,拉回话题道“还有最后一问,到时候太子哥哥再想知道这幕僚的身份是谁,不如让楼太傅亲自揭晓。”
古代考校有才之士有三问三答。
文怜青迟迟写不下第三问。
她挥挥手,不再纠结,让人把在偏房候着的楼犇叫进来。
身子高大的青年隔着繁重的屏风也能感受到他良好的家教和修养。
文怜青满意的笑起来,她对人才向来有数不清的包容,客套道“突然叫先生进来作答,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