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骠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担任一个太尉都绰绰有余,所以此言一出,并没有太多人反驳。
更不要说徐骠本身就是手握重兵的藩王,愿意交出手上的军队,然后入朝为官,这本身也能算是一个大功绩了。
再怎么样,女帝以后削藩都算有是有了一个由头。
人家北凉王都可以交出兵权,你平西王凭什么不可以?
所以这件事只是拿出来讨论了片刻,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徐骠这位北凉王,就成了朝廷新任的太尉,名义上的武将之首。
就算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也要略逊色一筹。
当然,论及实际统帅的兵权,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可就甩了太尉几条街。
徐骠对此倒也无所谓,当他败了的那一刻,能够苟全性命,就已经是极难的了。
“拟旨:北凉王、大柱国徐骠,镇守西北,功业彪炳,卫国戍边,青史留名。”
“朕感其赤胆忠心,特擢升为太尉,改封陈王!”
说起来的话,北凉王只能算是个郡王的爵位,而陈王则是亲王之位!
所以把他的爵位也升了一升。
不过,实际上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人家北凉王是真正的北凉之主。
至于这陈王,就仅仅只是一个名头了。
但不管怎么说,明面上还算是一片和谐。
徐骠和和平平地交出了手上的兵权,并且自家也保全了一番富贵。
而朝廷也好歹没有掀起战乱。
因为真正的大规模作战,耗时耗钱耗力,一场仗打下来,可能国库就空了。
而且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
而且一旦朝廷和北凉两败俱伤,就算最后拿下了西北四州,也无力制约其他诸侯和藩王。
如今这局面,算是最理想的了。
徐骠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这条件其实双方在暗中都已经谈妥了。
只不过今天在朝堂上面讨论一下,算是正式的确定。
“臣多谢陛下隆恩。”
徐骠落落大方地行了一礼,随即就领了圣旨,站在了武将之首。
秦琅无可奈何的往后面退了一步,没办法,这位爷到了朝廷,真就比他地位还高。
“接下来就商量第二个事情,北凉王入京,但北凉之事不可无重臣掌管。”
“诸位,有何人选?”
去北凉,这是一个吃力的活,但是也不算吃力不讨好,多少还是有些好处。
只要能够消除掉北凉王之前的那些印记,真正的让所有北凉百姓和军队归心,那绝对是一件大功劳。
只是贪恋这功劳的,往往不够资历。
而资历够了的,又没人看得上这么一份功劳。
严世蕃朝着严嵩瞥了一眼,随即抬了抬眉指向秦琅。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严嵩已经明白了自家儿子的意思,要不要举荐秦琅。
若是能够把这位新贵送到北凉那个地方去,也能扼杀一位还在襁褓之中的敌人。
但是严嵩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