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家的未来(1/2)
或许在后世人的眼中,公输一族不过就是木匠头子而已。可在一千多年前,公输一族的地位极高,他们的知识涉及到物理学,材料学、结构力学等多个领域,是当世匠人备受推崇的大家,地位比之孙思邈都尤甚。
可惜的是,公输一族喜欢依附豪门,魏晋南北以及五胡乱华时期,这片大地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不知凡几,公输一族也逐渐凋敝,逐渐不知了去向。
所以,当苏成说自己见过公输一族的人时,根本不担心李承乾会从哪儿弄出来一个人和自己对峙,他咬定李承乾肯定是找不着这么一个人。
李承乾自小熟读诸子百家,自然是知晓公输一族在历史上的地位,所以才表现得如此惊讶。
“你说的公输一族的人,现在何处?你能否与他们联系上?”
苏成很是干脆的摆了摆手,“想都别想,都说他们归隐了,自然没办法找到。我和他们碰上,也是运气好!”
李承乾有些失望,但很快就调整好心态,细细思量苏成刚才的话。他记得当年苏成被送回武功老家,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回来之后依旧是顽劣不堪,为何过了这么久却忽然开窍了?
苏成听到李承乾这个问题,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小爷我就是看不惯一个快五十岁的人在我面前又哭又喊的不行?”
闻听此言,再结合老曹几人的论证,李承乾这才敢相信,那些农具都是出自苏成之手。
看到苏成有这般变化,身为姐夫的李承乾也颇为高兴,这才招呼外面的人进来。
来的都是长安县的官差,几个人抬着一口箱子走了进来,放下之后先是对李承乾行了一礼,然后才对苏成说道:“苏公子,这是您献出新式农具的赏赐。按照国朝惯例,一套农具嘉奖十五贯,这里是四十五贯,请您查收!”
听到一套新式农具只值十五贯,苏成顿时火冒三丈。好在他知道对官差发火没什么用,而是把火撒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这是谁定的狗屁规矩?你知道一个匠人从构思到研发最后实践,需要经历多长的时间,耗费多少的心力?有的人穷极一生,甚至几代人都可能无法完成一套农具的更迭。能创造出新式器具的,无一不是有大毅力者大智慧者,在你们眼里,他们的辛劳就只值十五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