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飞鸽传信(1/2)
宛如洲的剑术在每日的随同训练、谭星晚的指导以及赵瑄时不时的陪练之下,进步神速,李公瑾不禁连连称赞:“宛姑娘真是天生的习武奇才,女子中少有。”
于是乎宛如洲的愉快日渐膨胀,睨视赵瑄的眼神中饱含引颈待戮的怜悯,让赵瑄莫名其妙,浑身起鸡皮疙瘩。
“你盘算什么坏主意呢?”他问。
“没有啊?”宛如洲无辜地眨眼。
赵瑄说:“但你一脸坏笑,神似欺行霸市的奸商。”
宛如洲白他一眼:“你也不是纯良市民,怕什么?”
他们的船走的是人迹罕至的水道,一路上偶尔碰到过路的商船,都是从南韶运了奇珍异宝甚至走私货品到东越的,所以彼此都很低调,互不招呼。
好在宛如洲跟着随船将士每天练武,百无聊赖的水上生活总算稍稍多了些色彩。
一路上风平浪静,天气怡人,二十天后,他们的船顺利到达万载县。
这座城镇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个民间贸易集散地。本地人不多,大多是南来北往、互通有无的外族商人,地熟人生。因此赵瑄这些被朝廷缉拿的“叛党”即使出现在此地,也不会有人过多注意。
按照赵瑄的计划,他们会在万载县补充食材与水,暂行歇息,再继续向南韶出发。
逐渐靠近万载码头的时候,宛如洲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等船下锚挺稳,她第一个从船上欢跳下去。
“宛姑娘,当心呐。”李公瑾叮咛道。
一踏上岸边的土地,脚下的坚实感无比振奋,什么头疼晕眩统统治愈了。宛如洲伸展双臂,热泪盈眶地高呼:“我爱你,大地!”
她向船上愉快地招招手:“我去买点吃的!”
接着,就掉头跑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宛姑娘在我们之中,真可谓芳姿独特了。”李公瑾意味深长地对赵瑄说道,“这头北境的小鹿,在大越一定是水土不服的,将来到了南韶,恐怕更有一番辛苦。”
赵瑄察觉出李公瑾有言下之意,但并未接话,只说:“随她去吧。”
李公瑾却不肯就此打住,沉吟着开口:“少爷可知紫之眸的寓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